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及智能化煤礦、智能化工作面分類、分級評價標準審查會在常州召開
2020年8月4日,由煤礦智能化創新聯盟、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等單位聯合起草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智能化煤礦(井工)分類、分級技術條件與評價指標體系”、“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類、分級技術條件與評價指標體系”標準審查會在江蘇常州召開。會議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張建明副主任主持,中國煤炭協會劉峰副會長、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王國法院士、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科總院張彥祿院長、國家能源集團科技部李全生主任、陽煤集團余北建副總經理、華能煤業有限公司李偉東副總經理、大同煤礦集團吳興利副總經理、陜煤陜北礦業有限公司吳群英董事長、寧煤集團楊成龍副總經理、神東煤炭集團機電部賀海濤總經理、兗礦集團設備管理中心亓玉浩主任、陜西煤業化工技術研究院王蘇建副院長、延長石油礦業有限公司徐進副總經理、陜煤黃陵礦業公司唐恩賢總工程師、山東能源淄礦集團信息中心史新國主任、中煤裝備公司袁智總工程師、北京大學毛善君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余貴珍教授、北京交通大學劉思平教授、中國礦業大學趙繼云教授、安徽理工大學王開松教授、西安科技大學張旭輝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牛艷奇教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陳洪月教授,以及中煤科工集團各二級單位、常州聯力、天津華寧、上海創力、鄭州煤機廠、江蘇三恒科技、電光防爆科技等40余家單位的91名領導、專家參加會議。
中煤科工集團常州研究院鄭茂全總經理對會議的召開致歡迎辭,王國法院士就兩項標準的編制背景、編制過程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介紹,希望通過煤礦智能化創新聯盟,凝聚行業主流共識和研究實踐成果,主導建立一個科學的、有實際指導價值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支撐煤礦智能化健康發展。國家能源集團、兗礦集團、陽煤集團、華能煤業有限公司、陜煤陜北礦業有限公司、陜煤黃陵礦業集團分別就各自在智能化煤礦建設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存在的問題以及對于標準編制的要求等進行了討論。
劉峰會長介紹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學會以及煤礦智能化創新聯盟在今年推動煤礦智能化建設方面做的一些工作,以及下半年的一些重點工作安排。尤其是重點從煤礦智能化相關標準的規劃、組織、研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是結合具體應用場景,在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的基礎上,加大具體領域的標準框架體系研究,如礦井5G、智能化露天煤礦、礦山工業互聯網等;二是堅持標準化與智能化技術創新、工程示范一體化推進。三是加強煤礦智能化相關標準研制的組織協調,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要加強煤礦智能化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有機銜接,相關標準在發布前要報煤礦智能化建設推進工作專班,并報國家能源局等有關部門;四是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學會盡快開展煤礦智能化標準專項,按照需求導向、急用先行的原則,盡快推進一批相關標準的制定和發布工作,相關標準可先在煤礦智能化創新聯盟成員單位中應用。
全體會議持續約一個半小時,隨后參會專家分為三組,分別就“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智能化煤礦(井工)分類、分級技術條件與評價指標體系”、“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類、分級技術條件與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討,經過一天的質詢、答疑及研討,與會專家對兩項標準給與了充分肯定,一致認為標準文件送審稿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經表決同意兩項標準通過審查,在充分吸收專家意見、建議并進行修改后報送中國煤炭學會,進行標準的報批、發布,預計兩項標準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